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学前阶段国医启蒙教育探索以前期开展颐生国医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1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国医者,乃集医之大成者,治世救人,为国为民也。2015年5月《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突出治未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2015年11月

一、引言

国医者,乃集医之大成者,治世救人,为国为民也。2015年5月《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突出治未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2016年2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2016年8月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都从不同角度强调统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可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医教育,对于加强国民健康素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中医中药与幼儿教育结合在一起,“学习中医从娃娃抓起”,将中医文化思想内涵深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从小形成中医思维和健康意识,健康生活。

二、学前阶段国医启蒙教育的开展

(一)开展理念。以“传承国医文明”为目的,以“以德为师、以育为旨、弘扬国医、回报社会”为宗旨,以“传承、育德、拼搏、创新”为理念,颐生国医启蒙团队前期主要面向学龄前与刚步入学龄期的3~7岁儿童,注重培养其对传统文化与国医的兴趣,依据每位学员的个人兴趣和年龄分班授课,由浅及深,因材施教,为学员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形成健康的思维意识,推进健康服务体系的形成。

(二)开展方法。寓教于乐,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与幼儿的生活相互渗透结合、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探究中医中药的习惯和能力。利用“象”思维进行教学,采用少儿喜闻乐见的形象比喻说明深奥的中医理论,如将中医中的邪气比做灰太狼、将中医的脾胃系统比成榨汁机等等,来提升小朋友们的兴趣,使小朋友们不只是听中医、学中医,而是让小朋友们在课堂中埋下一颗对中医感兴趣的种子,激发他们探索古人智慧的兴趣,从而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三)开展内容。

1.开展课程教学内容。

(1)前期开设课程。针对3~7岁幼儿开展“我是小中医”、“我是小药王”等系列课程,从实用性较强的中医药知识入手,培养学员兴趣,注重于改善儿童身体素质,为日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后期开设课程。针对3~7岁幼儿开展“基础初识”、“小儿推拿”、“健身功夫”、“药王初成”等系列课程,为便于提高该年龄段儿童的诵读记忆,授课运用新编教材,将国医经典著作重新编著,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传统中医的经典内容通过教员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并且设立健身功夫课程,以传统导引术-八段锦为基础,带领学员强身健体。

(3)免费试听课程。对于国医启蒙课程感兴趣的家长和幼儿每期课程各选择一节课程内容,进行公开试讲,通过公开课的免费试听,使家长能够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个大致了解,从而推动国医启蒙教育的发展。

(4)户外活动课程。定期开展户外活动及手工课,开展课程为亲子采摘、药膳制作及手工中药等课程,其中部分活动为亲子共同参加,既教授幼儿从小培养健康养生观念,又可以在其家人中传播传统养生知识。通过户外活动课程,可以带孩子亲近自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在自然中体现天性,在活动中体会父母之爱,在实践中感受国医魅力。

(5)开展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开展旨在通过国医知识的普及,来更好的传承国医文化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精髓,培养幼儿国医观念,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学生家长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颐生国医启蒙”中自主学习,并且可以在其中教授孩子学习一些实用性知识。

2.开展辅助教学课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祖国医学的精髓,辅助开展国医启蒙教育事业,颐生国医启蒙团队编撰了科普类的《我是小中医》系列绘本和《我是小药王》系列翻翻书。

(1)《我是小中医》系列绘本。编制辅助教学绘本,绘本以卡通形象的果果为主人公,绘本每册收录5种常见疾病,通过介绍儿童常见病的相关知识,给予相关的预防与调护方法,同时通过自编三字经方便孩子记忆,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绘本色彩鲜艳,以图为主,画面精美,让主人公果果引领孩子走进中医世界,引领孩子以一种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接受走进中医文化世界,辅助教学。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222/622.html

上一篇:中外医疗约稿函
下一篇:中医中药文化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