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呈现重构扩散华莱坞电影中的中医影像(3)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14: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族情感与医德操守之间的矛盾是华莱坞电影构建中医影像时着力塑造的第二种冲突。医者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义,这个“人”本不应区分国别、民族或尊

民族情感与医德操守之间的矛盾是华莱坞电影构建中医影像时着力塑造的第二种冲突。医者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义,这个“人”本不应区分国别、民族或尊卑,但在特殊时期,某种情感就有可能超越普适的“人”的概念,使医者陷于两难境地。以《正骨》为例,影片将故事背景置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民族矛盾之中,刻画了在侵略者与反抗者的民族情感笼罩之下,中华医者对于“一视同仁”的医德操守的挣扎与遵从。影片一开始,平乐郭氏正骨第四代传人郭建三误给日本军人医治了骨伤,之后懊悔愤懑、愧疚难当,吐血气绝而亡。他的儿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郭春远,因此更加坚决地不肯给日本大佐的女儿医治手臂骨折。但在看到并非军人的大佐女儿以死相抗保护中国平民时,郭春远决定抛弃民族情感和家族仇恨,将大佐女儿作为一个普通的病人看待。民族情感和医德操守之间的冲突贯穿整部影片,为“什么是医”、“为何而医”提出更多思考。

对于行医之人而言,医术和药方是最核心的竞争资本。秘而不传,还是全民共享,这是医家经常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华莱坞中医主题电影出现的第三种冲突。影片《苍生大医》和《正骨》一样,都是以同一个人物(平乐郭氏正骨传人郭春园)为原型,但故事内容和设置的矛盾冲突全然不同。《苍生大医》里的郭春园将郭氏正骨秘方专利无偿捐献给医院,致使父子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儿子郭伟中甚至一气之下远走高飞。家与国,私与公,医者在职业技能拥有者和悬壶济世大爱者的双重身份之间,必然会回归普世大爱。

正如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多样性,医学也必然存在民族与国别之间的差异。华莱坞电影将中医置于民族与世界的大背景下,建构了第四种冲突,即东西方文化冲突。中华医学系统与西方医学系统全然不同,东西方在医学渊源、医学理念、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治疗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一点在影片《刮痧》中得到集中呈现。传统而古老的中式刮痧治疗在美国人看来就是虐待,气血、经脉、丹田等中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在有着工具理性传统、崇尚实证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则像天方夜谭般虚幻。

(三)“道以医显”:医者精神的文化内核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医生的职业操守作出了许多规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疾。”他要求医者需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在诊治时,医者要感同身受,全力以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慈悲之心、一视同仁、感同身受,浓缩成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髓之一——“仁”,正如电影《云深不知处》所唱:他不能只爱一个人,因为他必须爱全人类。

华莱坞电影为中华医学设置的四种主要冲突,无论是官民在医学认知上体现出的差异,还是特殊环境下救治对象凸显出的不同,冲突的解决最终几乎都着落在“医,仁术也”。仁术最显著,也是最具电影张力的表现就是对于病患的态度。电影《华佗与曹操》展现了名医与枭雄之间的理念差异和关系变化。华佗被迫在曹操府中担任医官,当曹操责问他“府内王姬有病你不顾,反倒给外人治病?你是我将军府内的医令,职务所限”时,华佗反问,“医师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怎能以府为界而分内外呢?”铿锵有力的言语表达了医者对病患一视同仁的鲜明态度,与统治阶层只注重个体利益形成有力反差。影片《正骨》里,郭春远最后不计前嫌救治实际意义上的杀父仇人的女儿,用“仁”感化了妄图掠取正骨秘方的日本特务。在这里,医德中的“仁”不仅是医者于矛盾挣扎中伸出援手的行为依据,更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激起侵略者对于战争和人性的反思。《医痴叶天士》也采取了同样的叙事结构,被叶天士救治的土匪头目洗心革面成为保护百姓的好将领。“仁”不但是医者的道德核心,也能够经由医者净化他人心灵。

仁术也表现在医者对医道的孜孜以求上:为了患者利益,不唯书、不畏上。影片《大明劫》里,吴又可虽然只是一个江湖游医,但当潼关百姓和驻守明军身陷瘟疫之时,他毅然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大胆质疑《伤寒论》,并根据自己发现的病毒传播途径实施分病情隔离治疗,最终创立著名的《瘟疫论》。电影《天下第一针》里有个情节,太后没有采取王惟一的正确下针方案,而是命翰林医官院院使为难产的皇后下针,院使只根据古人医书下针而不考虑病患具体情况,当王惟一打听到院使用针方式意识到皇后命危时,竟不顾等级森严直接闯入室内,最后用针救活皇后。这个情节以略带夸张的戏剧化方式刻画了王惟一所代表的医者对医术的坚持,即使皇权当前,也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治疗方式。医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就像华佗在片中所言,“历代医家尊重古人,但不拘泥于古人”,只有不唯书,不畏上,才能实现真正的“仁术”。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728/923.html

上一篇:功夫熊猫三部曲对海外中医传播的启示
下一篇:世上真有神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