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彝族阿乌(2)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6 04:3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2 3.现代的阿乌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张文俊老师的改良:在李利春的基础之上改良了指法,通过扩大吹孔增加了音量(大约是埙的两倍),并且增加两

图2

3.现代的阿乌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张文俊老师的改良:在李利春的基础之上改良了指法,通过扩大吹孔增加了音量(大约是埙的两倍),并且增加两个后音孔,拓展了音域,音域扩展成为十二度,以C 调阿乌为例,分别是:首先筒音全按,通过调整吹孔角度,以俯吹的方法可以演奏出小三度(D 音、E 音、F 音),其次筒音全按,通过平吹的方法可以演奏出G 音,最后依次将指孔打开,吹孔角度随着音阶上行,慢慢上扬(A音、B 音、c 音、d 音、e 音、f 音、g 音和a 音)。改良后的阿乌整体呈系统化,共分高音、中音、低音三组,每组拥有十二个半音调的阿乌,共36 只阿乌,包含了从大字一组F 调——小字一组f 调之间的任何调。对之前阿乌的音准方面又做出了较大改进,使音准更加准确,还使其音色更加厚重深沉、圆润优美。最后,民间的阿乌多用水塘里的泥巴制作,水塘泥形制松软,可塑性较差,粘合性不高,烧制成型率低,改革后的阿乌采用陶土制作,各方面属性都大大增强,沿用至今(图3 为云南民族大学张文俊教授改良制作阿乌)。

图3

4.阿乌的现状

已经失去了其作为一件“神器”的地位,沦落为一件纯娱乐的乐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几近濒临失传和,处于灭绝的边缘。形制上拘泥于传统,千百年来没有太大的改进,鲜有人去发掘和改进,棘手的音色、音准和演奏技法等问题有待解决。几乎没有几首可传遍大江南北的代表曲目,往往都是移植葫芦丝、巴乌或歌曲以及西方曲目,由于原始阿乌音域的限制,存世作品本身就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阿乌的乐曲大部分已失传,《阿乌情》是目前流传较广的独奏曲;《布拉里》是由彝族祭祀求雨时所用的音乐进行改编创作的。新创作的专业曲目极少。

三、对于拯救阿乌的一些思考

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大乐器的申遗和拯救工作力度,增加对传承人的保护,在音乐类院校中培养制作阿乌、演奏阿乌的传承人。加大对乐器的制作和改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作工艺研究,可以学习和借鉴陶埙的研究理论和制作工艺,学校要加强对于阿乌的普及和学习,将专业培养和乐器普及相结合(云南省昆明市子君中心学校组织师生正在进行学习),组织专业作曲人才和演奏人才相结合创作出一些适合和突出阿乌乐器特点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使阿乌被人们所了解、喜爱。

[1]陈汐.试论中国埙的文化意义[J].当代音乐,2019(9):143-145.

[2]于珊珊.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学中的价值[J].当代音乐,2016(2):83-84.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406/712.html

上一篇:云南短视频作品特征分析以德宏芒市龙江锅为例
下一篇:云南现存土司府礼仪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