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东南亚研究(3)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9 1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中国与邻国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化习俗和资源类型相似的情况下,文化上的相通能够打破沟通和传播等多方面

在中国与邻国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化习俗和资源类型相似的情况下,文化上的相通能够打破沟通和传播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形成文化亲缘性市场。现阶段,中国-东盟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开展,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品的增加值和流通速度大大提高,文化产业合作的广度、深度和规模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平台在渐少合作障碍、提供发展新动力、搭建顺畅沟通渠道、加强学习和借鉴等方面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东南亚铺平了道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东盟各国的展销有望迎来 “井喷期”。

(二)云南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

在东盟十国中,云南与缅甸、越南和老挝三国接壤,而澜沧江 (境外称 “湄公河”)作为一条国际性河流,又天然地串联起了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六个国家,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GMS)机制中,云南省占有极为关键的地位;云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柬埔寨四国临近,且国境线上口岸分布密集,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在东南亚各国得到积极响应,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彼此之间的友好联系和经贸往来正呈现出高速升温的态势。

云南省政府在多个领域为区域内贸易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泛亚铁路、昆曼公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成为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物流的枢纽;人才培养方面,云南财经大学的东盟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的南亚学院和云南大学的GMS研究中心、云南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等在学术交流和专业人才塑造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旅游合作方面,云南省积极利用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吸引东南亚游客;商务会展方面,昆交会、世博会、南博会已经在东南亚国家形成一定影响力,东南亚国家多次作为南博会的主宾国参与其中。2019年8月30日中国 (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标志着云南对外开放进入了 “新时代”。显而易见,云南具有的综合性比较优势正日益发挥出叠加效应,这必然为开拓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国际市场创造积极条件。

(三)众多跨境民族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出去提供了基础保障

云南地处祖国边疆,布依族、壮族、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等16个跨境民族广泛分布于云南和缅甸、老挝、越南的边界线上。在长期的沟通互动中,跨境民族以其相似的文化模式为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提供了连接的渠道。各种贸易和文化往来因此得到了发展。跨境贸易的一个很重要依托就是跨境民族,在跨境民族身上,“边境线” 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国为跨境民族交往出台了很多便利政策,有时候仅凭借 “边境通行证” 就可以自由往来,这大大促进了两地人员和贸易往来,边境贸易的繁荣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销售提供了无限商机。

在谈到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东南亚各国的时候,我们必须是讲经济效益和市场利益的,获取必要的经济收益才能维持贸易的动力,所以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对外贸易也必须满足互利共赢的要求。而跨境民族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对外贸易的 “关键角色”。首先,跨境民族地区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重要的销售市场,跨境民族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使用群体,工艺产品从边境线进出,经过跨境民族的 “手用”和 “口传”,形成了一种 “口碑”,形成了一种 “时尚”,满足了东南亚人民互利共赢的诉求;然后,其自然而然地由跨境民族地区外溢,扩大了产品的对外辐射范围和销售市场。由此可见,跨境民族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出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总的来说,云南与东南亚各国门户的开放成为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理想平台,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对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前景普遍看好。云南当以此为契机,把握利用好优势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上大展拳脚。

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东南亚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

(一)云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长期后继乏人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工艺传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尽管各级地方政府都把扶持 “非遗” 传承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是后继乏人的困境一直是 “老大难”问题,这也严重制约着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可持续发展。以鹤庆新华村的银器工艺为例,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生计压力小,更重要的是因为至少三年的学徒阶段收入低且十分辛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华村手艺最好的手艺人在四五十岁左右,小于四十岁的手艺人还不足以支撑新华银器这个品牌,老一辈退出以后传统工艺难以得到有效衔接。也有年轻人为了提高待遇参与到工艺学习的队伍中来,但其根本目的是另立门户赚大钱,对银器的历史文化根本不感兴趣,也无意于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出现几个月就自认为能够学成出师的现象。很多年轻学徒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工艺的提升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也有外来人口愿意学习新华银器的手工技艺,但本地的老匠人却不愿意传授核心工艺,祖传绝活有面临失传的风险。笔者在对大理剑川木雕的走访调研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可见,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根本性解决的时候了,这需要政府作为,需要市场手段,两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精准破题。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ynzyzyzz.cn/qikandaodu/2021/0119/559.html

上一篇:云南林业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长锋激情歌大风——朱全增的花鸟画